近日,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张博闻老师在《Inorganic Chemistry》(JCR一区,自然指数期刊)发表题为Origin of Intramolecular versus Intermolecular C−H Arene Activation Selectivity by Cyclopentadienyl−Triphenylphosphine Iridium的最新研究成果。我院张博闻老师为论文第一作者和唯一通讯作者,山东农业大学为第一通讯单位。美国杨百翰大学Daniel H. Ess教授和美国德州农工大学Michael B. Hall教授为论文共同作者。
论文中研究的铱配合物在活化苯碳氢键的过程中生成分子间和分子内两种不同的活化产物。然而,静态的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结合过渡态理论不能正确解释该反应的选择性。本工作详尽研究了铱配合物的反应势能面,结合直接动力学模拟,阐明了反应的动态机理,揭示了反应选择性的根源,为构建过渡金属配合物碳氢键活化的动力学模型提供了更加深入的见解。
该研究工作得到了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基于准经典直接动力学方法的铱配合物光催化C−H键活化反应机理研究”(ZR2023QB285)、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和Robert A. Welch基金会的资助。
全文链接:https://doi.org/10.1021/acs.inorgchem.5c00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