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简介

    应用化学

    Q1、应用化学专业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应用化学专业主要研究化学理论和先进化学分析测试技术在国民经济各领域的应用。如来自于动植物体内的天然药物产品的开发(青蒿素的分离提取,人工胰岛素合成等),环境监测以及农产品品质的快速灵敏检测(土壤重金属污染,农药残留,食品添加剂等),新型能源材料的开发(催化裂解水制氢,二氧化碳利用等)等等。

    Q2、应用化学专业的核心课程有哪些?

    本专业对于化学和化工基础理论知识考查较多,教学以化学和化工基本理论为基础,以基本实验技术、先进分析分离技术为核心,突出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学习特点。核心课程有四大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仪器分析、化学工程基础、化学工程基础实验、现代分离技术、应用化学专业英语、精细化学品化学、化学生物学等。

    Q3、应用化学专业的发展方向?

    近年来,化学向其他学科的渗透趋势比较明显。应用化学与生物学、化学与材料的交叉领域大有作为。因此应用化学不仅是开发基本化工原料、无机材料、有机精细化学品、高分子材料等的基础,在工农业生产、海洋开发、航天航空、信息产业、环境保护、生物工程、国防建设以及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根据我国当前及未来发展的实际情况,应用化学专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天地和发展前景,本专业的发展方向将密切结合化学学科发展动态,进一步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验技能、先进的化学分析分离技能、良好的化工设计和产品研发等实践能力,使学生具备扎实的化学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Q4、学习者将具备什么样的特质?

    1. 掌握数学、物理、化学、化工、仪器分析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 具备全面的化学和化工实验技能、先进的化学分离和分析测试技能; 3. 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4. 熟悉国内外应用化学发展现状、趋势和专业技术规范;5. 掌握中外文资料查询、文献检索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Q5、在应用化学专业学习过程中,有可能遇到的困难是什么?

    应用化学专业是一个理工结合的应用型专业,对学生的理工科基础和素质有一定的要求,专业课程的内容既有定性描述性的内容,如基本概念、实验方法、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的描述,又有许多化学过程的计算、实验数据的处理等定量计算的内容,同时还牵涉到许多物理知识与理论的应用,特别是光学、电学知识,因此要求学生要有较好的数学和物理学基础。同时,至少有两门以上的专业课程是进行双语教学,使用英语教材,课程考核均用英语命题,课程实验报告要用英文书写,因此要求学生有较好的外语基础与外语学习能力。另外,应用化学专业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学习过程中有大量的实验操作技术,实验技能的培养是专业教学重点,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学习中要能做到胆大心细、勤于练习、敢于实践。

    Q6、应用化学专业的毕业生,就业主要是面向哪些行业?

    1)读研。我校应用化学专业开办十五年来,已经毕业的十一届毕业生,考取985211等各类高等院校和科学院系统的研究占毕业生总数的40%左右;(2)直接就业。应用化学就业需求领域多,由于本专业学生所学的知识面比较广泛,毕业生将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较广泛的选择范围,可在卫生防疫、环保、海关、商检、化工、食品、精细化工、医药等相关事业及企业单位和行政部门从事研究、开发、生产和检测、销售、教学等工作。


    材料化学专业

    Q1、材料化学专业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材料化学主要的研究范畴并不是材料的化学性质(尽管从字面意义可以这么理解),而是材料在制备、使用过程中涉及到的化学和材料科学理论、化学过程、材料结构和性能变化、先进测试技术。比如高分子材料制品在加工过程中的变化(加工流变学)、性状记忆材料如何实现记忆和恢复初始性状(4D打印原理)、荷叶疏水效应的构建(超疏水材料)、材料中的纳米形貌(先进测试技术)等等。

    Q2、材料化学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什么?

    本专业对于化学和高分子材料基础理论知识考查较多,教学以化学基本理论为基础,以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功能材料为核心,突出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学习特点。注重研究材料及其加工和使用过程所涉及的化学原理与技术、材料科学理论与技术。该专业是从化学的角度研究材料的设计、制备、组成、结构、表征、性质和应用。开设的核心课程有:四大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及实验、材料化学、材料合成与制备技术、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化学专业英语、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材料结构与性能、材料现代测试技术、高分子材料表征、功能材料、结晶化学、固体化学、材料化学综合实验等。

    Q3、材料化学专业的发展方向?

    日新月异的现代技术的发展需要很多新型材料的支持。自从第三次科技浪潮席卷全球以来,新型材料同信息、能源一起,被称为现代科技的三大支柱。新材料的诞生能够带动相关产业和技术的迅速发展,甚至会催生新的产业和技术领域。未来新型材料的发展方向主要有半导体材料、结构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敏感与传感转换材料、纳米材料、生物材料及复合材料。材料科学现已发展成为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学科,材料化学是材料科学的一个分支。根据我国当前及未来发展的实际情况,本专业的发展方向将密切结合国民生产对材料的需求,进一步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动手能力,使学生具备材料和化学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Q4、学习者将具备什么样的特质?

    1. 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实验技能;2. 掌握材料制备与合成、材料加工、材料结构与性能测试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与基本实验技能;3. 了解材料化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发展动态,以及材料、化学化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状况;4. 掌握中外文资料查询、文献检索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Q5、材料化学专业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有哪些?

    本专业培养方案理论学习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类。必修课包括通识教育课、学科基础课、专业拓展课等。选修课包括专业方向课和学科交叉课等。专业实践活动包括基础实践、专业实践、综合实践等。其中基础实践包括军事理论及训练、劳动、社会实践与调查报告、思政实践、体育健康与标准测试等;专业实践包括专业认识实习、工业实习、实验室安全与环保、科技应用文写作、课程论文或课程设计等;综合实践包括创新创业实践、毕业实习级报告、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另外,学院还安排了本科生进实验室、SRT (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创新创业比赛等丰富多彩的创新活动。

    Q6、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

    材料化学专业对学生的理工科基础和素质有一定的要求,多门专业课程的内容中涉及到理论计算,又有许多结构剖析、加工成型以及性能分析等内容,因此要求学生要有较好的数学和物理学基础。同时,材料化学科学的发展突飞猛进,需要学生在本科学习阶段,系统学习材料化学专业英语,且至少有两门以上的专业课程是进行双语教学,使用英语教材,课程考核均用英语命题,课程实验报告要用英文书写,因此要求学生有较好的外语基础与外语学习能力。另外,实践锻炼中涉及大量的基础实验和专业实验操作技术,实验动手能力的培养是专业教学重点,要求学生学习中要能做到胆大心细、勤于练习、敢于实践。

    Q7、毕业生深造和就业的口径是怎样的?主要面向哪些行业?

    近年来,社会对优秀材料化学方面人才的需求巨大。我院材料化学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面较宽,毕业生去向主要包括:(1)读研(近五年材料化学专业学生的考研率均在50%以上)和出国深造,可在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从事与材料和化学相关的科研工作。(2)外资、合资企业;(3)国营、民营企业;(4)政府机关;(5)事业单位,如研究所、中小学等;(6)自主创业等。毕业生可在化学化工、材料、医药、食品、环境、能源、军事等领域和行业的企业事业单位和行政部门从事科学研究,质量检验、新产品开发、生产、教学及技术管理工作,从事研发工程师、销售工程师、化验员、工艺工程师、质检员、中学化学教师。

    Q8、学生是否对专业存在理解误区?

    极少部分未接触本专业的学生会存在一定的理解误区,即不了解到底是侧重材料学习还是侧重化学学习。但是通过入校学习后,都会明白该专业为一个交叉新型学科专业,以化学理论为基础,进一步学习高分子材料、前沿材料相关的专业知识,材料与化学相辅相成。本专业的学习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领域,又增加了学生毕业后的选择机会,得到学生们的一致认可。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

    Q1、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新世纪,国民经济发展面临的两大问题是资源短缺和废弃物带来的环境污染。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侧重从化学的角度去研究废弃物的资源化,实现可持续的资源再循环、再利用,以及新材料、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如:(1)废弃物分选与预处理技术及原理(筛分、重力分选、磁电光分选等);(2)工业固体废弃物的加工利用(废渣制砖、有色金属渣提取等); (3)塑料和废橡胶的再生利用技术及原理(塑料瓶回收纺丝、废橡胶炼油等)(4)玻璃、废纸、废纤维等的高附加值利用技术及原理(硅微晶玻璃复合材料、纳米纤维素等);(5)新能源开发利用(秸秆液化制备生物油)等等。

    Q2、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发展方向如何?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是国家鼓励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急需的新兴学科,对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加强固体废弃物和垃圾处置”。本专业将密切结合国家绿色发展规划以及对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运用化学理论和方法发现废弃物资源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资源高效再利用问题的能力、动手能力,使学生具备化学、化工、材料、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Q3、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什么?

    本专业注重化学、环境和材料等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专业核心课程包括四大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和实验、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概论、废弃物资源化、绿色化学、化工原理(实验)、资源循环利用实验、环境工程等。

    Q4、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有哪些?   

    本专业强化理论教学,重视实践环节,积极推进学生全面参与科研工作。培养方案理论学习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类,必修课包括通识教育课、科类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等,选修课包括专业特色课和个性发展课等。专业实践活动包括基础实践、专业实践、综合实践和创业实践等。其中基础实践有军事理论及训练、劳动、社会实践与调查报告、读书与社会实践活动、体育健康与标准测试等;专业实践有认识实习、专业核心课程设计等;综合实践是指毕业论文(设计)和毕业实习。外,学院还安排了本科生进实验室、SRT (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创新创业比赛等丰富多彩的创新活动。

    Q5、学习者将具备什么样的特质?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是理工结合,以工为主的新兴交叉学科,学生需要:(1)熟悉国内外资源循环科学发展现状、趋势和专业技术规范;(2)具有扎实的化学、化工、材料、资源循环科学等学科的专业理论和实验技能;(3)掌握新材料、新能源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4)具备一定鉴别、回收、处理、初加工、深加工材料的工艺设计和技术开发能力;(5)具有综合利用四大再生资源,开发研究新型固体废弃物复合材料及其制品的初步能力;(6)掌握中外文资料查询、文献检索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Q6、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 

    本专业学习涉及到的学科知识面广泛,除了课堂上认真学习专业理论知识,还需要利用课余时间开阔知识视野,广泛了解化学、材料、化工、环境等多学科的前沿研究以及相关行业产业的发展动态,同时关注国家和世界各国可持续绿色发展的政策和法规,夯实本科期间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学习,明确未来发展方向。为了强化工程实践能力,本专业会加强实习环节锻炼,因此要求学生学习中要能做到勤于练习、敢于实践、不畏艰苦。

    Q7、毕业生深造和就业的口径是怎样的? 

      由于本专业是基于国家节能减排、低碳经济及循环经济等战略方针的指导以及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对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创立的新兴专业,同时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随着产业的不断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大。毕业生就业方向主要是各级政府部门、资源环保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工程企业等,可从事资源循环利用规划、开采设计、再生资源研发、低碳技术、环境经济、管理等方面工作。同时由于本专业是一门理工结合,以工为主的新兴交叉学科,因此攻读研究生的专业选择性较多,该专业学生可以直接攻读环境、冶金、材料、矿业和化学、化工等相关学科的硕士研究生。

    Q8、学生是否对专业存在理解误区?

    极少部分未接触本专业的学生会存在一定的理解误区,认为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废品回收,也有少部分学生对本专业设置在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有疑问,对专业设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没有清晰认识,以及对该专业学习的重点没有很好地掌握。但是通过上述问题的解答和入校后的系统学习,相信都会对学习本专业树立信心。

    制药工程(医药方向)专业

    Q1、制药工程专业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制药工程是适应现代医药行业需求而产生的一个多学科交叉专业,是运用化学、药学、生物学和工程类学科的原理与方法,解决药品规范化生产过程中的工艺、工程和质量管理等问题。制药工程的研究对象包括药品研发、药品分析、药品生产、药品质量管理、药品应用、药厂设计等。

    Q2、制药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有哪些?

    本专业注重化学、药学、生物学和化工等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核心课程包括制药工程专业导论、药物化学、药理与毒理学、药物合成、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工程、制药工艺学、生物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工程制图与CAD、化工原理、分离工程,及相应实验、实践课程等。

    Q3、制药工程专业的发展方向?

    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促使人民对健康问题日益关注,医疗卫生支出占比持续增加。制药产业作为人类追求健康的朝阳行业,新药的研发及新工艺、新技术的开发尤为重要。本专业的发展方向将密切结合学科发展动态,充分发挥学校生命科学领域优势,发挥学院在药物合成、化学工程和高分子材料等学科的优势,强化药学与化学、化学工程、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工程思维、创新意识的培养,有效促进学生实践能力与理论知识的深度结合。突出化学制药,增强生物制药和天然药物特色,培育厚基础、宽知识面的综合型人才。

    Q4、学习者将具备什么样的特质?

    1. 掌握药学、数学、物理、化学、化工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 具备全面的药学、化学和化工实验技能、先进的化学分离和分析测试技能; 3. 具备药品生产、质量控制和工程设计等工程问题进行识别、分析和解决能力;4. 熟悉国内外制药工程发展现状、趋势和专业技术规范;5. 掌握中外文资料查询、文献检索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6. 具备分析和评价制药工程实践中问题解决方案对法律法规、环境安全、社会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Q5、在制药工程专业学习过程中,有可能遇到的困难是什么?

    制药工程专业是一门交叉性较强的学科,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面较广,不仅要掌握理学范畴的化学、物理、数学、药学等专业知识,还要求掌握化学工程类的工程学知识,多学科知识的综合熟练应用是本专业的特色与挑战所在。此外,制药工程专业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学习过程中有大量的实验操作技术,实验技能的培养是专业教学重点,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学习中要能做到胆大心细、勤于练习、敢于实践。

    Q6、制药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就业主要是面向哪些行业?

    1)读研。天津大学、浙江大学等诸多学校招收制药工程专业研究生。考研时可报考制药工程类、药学类、化学工程类、化学类,以及生物与医药、生物化工等方向。

    2)就业。制药工程专业学生就业需求领域多、范围广。毕业生能够在医药、生物医药、精细化工、生物化工等领域从事医药产品的合成与工艺设计、新药研发与应用和经营管理等工作,也可以进入科研院所进行科学研究或企事业单位从事检验检疫、质量监督管理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