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就业(原)

一、毕业生规模

我院2017届本科毕业生共165人,其中应用化学专业89人;男生22人,女生47人;外省学生20人,占总人数的22.5%,省内学生69人,占总人数的77.5%。其中考取研究生49人,签订就业协议14人,劳动合同20人,非派遣省外签约1人。

二、生源地结构

  2017届应用化学专业本科生共69人,其中省内人数69人,省外人数20人。由于大多数毕业生都来自山东省,选择在山东省就业的人数占大部分。

三、毕业生就业方式分析

从就业方式看,2017届应用化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式主要是协议就业与劳动合同就业,其中协议就业人数为14人,劳动合同就业人数为20人。随着大学生就业制度改的不断深化,当代大学生就业方式趋向多元化和自主化。

四、毕业生就业流向分析

1)就业地域流向分析

从地区流向看,2017届应用化学专业毕业生有26人在山东省内就业,9人在省外就业,其中江苏省、河南省、甘肃省分别有1人就业,浙江省、贵州省、天津市有2人就业。省内就业主要流向滨州、济南、青岛、东营、烟台、临沂、德州、潍坊、威海等地区,这些地方有不少化工、材料、医药、食品、农药等与应用化学、材料化学专业相关的企业,多是经济发展相对较快、较发达的地区。除此以外,同学们大都选择回生源地、或就近去省城济南就业,表现出较强的地域观念,不愿意到远离家乡或学校的地方就业,就业观念相对比较保守。情详细情况见表2

2: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2017届毕业生就业地区流向统计表

就业总人数

就业地区

该地区就业人数

所占就业总人数比例

35

山东省

26

74.3%

江苏省

1

2.9%

天津市

2

5.7%

湖南省

1

2.9%

浙江省

2

5.7%

甘肃省

1

2.9%

河南省

1

2.9%

贵州省

1

2.9%

2)就业单位性质流向分析

从就业单位性质看,2017届应用化学专业毕业生主要流向是到国有企业、三资企业和以个人独资有限责任公司、外商投资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为主的其他企业等。从就业单位的性质来看是以企业为主,毕业生主要进入化学化工、石化矿业、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制药、食品、数码科技、教育、金融等企业,从事与本专业或相近专业有关的技术工作、管理工作,或是从事其他行业的管理、销售等工作,就业单位和工作岗位呈多元化趋势。

五、毕业生就业方式分析

从就业方式看,2017届应用化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式主要是协议就业与劳动合同就业,其中协议就业人数为14人,劳动合同就业人数为20人。随着大学生就业制度改的不断深化,当代大学生就业方式趋向多元化和自主化。

六、考研情况

我院自2002年建院以来共有13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位居全校前列,考研率逐年攀升并在近几年趋于稳定,在非农学科名列前茅。2017届毕业生中,应用化学专业89人,考取研究生49人,考研率55.1%,签约率95.5%;考取985211高校20人,重点高校和科研院所人数占录取总人数的40.1%,是学院历年考研质量较好的一次,考研率较往年有所提高。

1) 考研流向分析

我院2017届毕业生考研继续保持良好势头:应用化学专业89人,考取研究生49人,考研率达55.1%在我校理工类学生考研中居于领先地位,也是学院历年考研质量较好的一次。其中考取985211重点大学及中国科学院各研究所有20人,占考取研究生总人数的40.7%,考研率位居全校前列。分别考入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中山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厦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深圳大学、石河子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北大学、宁夏大学、山东农业大学、上海大学、南开大学、东南大学、东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安徽工业大学、福州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山东师范大学、贵州大学、首都师范大学、苏州大学、武汉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南科技大学、江西师范大、广东药科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三十余所高校。

2)男女生考研情况分析

我校应用化学专业共89人,男生32人,占应用化学专业总人数的35.9%,占毕业生男生总人数的44.4%;女生有57人,占应用化学专业总人数的64.1%,占毕业生女生总人数的61.9%。男生中有15人考取研究生,占该专业男生人数的46.8%17人签定就业协议,占该专业男生人数的53.1%。女生中34人考取研究生,占该专业女生人数的59.6%23人签定就业协议,占该专业女生人数的40.3%

3)毕业生党员考研分析

2017届毕业生中有党员7人,7人考取研究生,占党员人数的100.0%,占考研学生总数的7.69%7人均考取985211等重点大学,更有两位同学通过保送进入重点大学。学生党员在考研率上远远高于普通同学,并且就业单位和工作岗位良好,可以看出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各项素质都较高,受社会认可程度高。

4)优秀毕业生考研分析

我院评出2017届省级优秀毕业生8名,其中4人毕业于应化专业。4人考取研究生,4人全部考入985211重点大学和中国科学院;校级优秀毕业生(不含省级优秀毕业生)18名,签约率100%,可以看出优秀毕业生的考研率、就业率较高,考取研究生的985211重点大学和科研院所较多,就业单位也比较理想,社会对优秀毕业生的认可程度也较高。

七、特殊群体毕业生就业情况

1)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情况

在全体88位应用化学专业的同学中,有两位少数民族同学。一位同学在泰安就业,另一位同学出国深造。

  1. 贫困生毕业生就业情况

    该级应用化学毕业生中贫困生一共有32人,其中18人考取了研究生,贫困生考研率为54.5%,可见贫困生考研率也是居高不下。10人进入社会进行就业,而就业单位一般都是回自己的生源地来进行就业。只有三人处于未就业状态。可以见得,我院学生并没有由于自己的家庭情况而放弃学习,放弃向更好的生活发展,而是更加努力的学习、工作来为自己的家庭减轻生活负担。

八、未就业毕业生状态

应用化学专业一共有四人处于为就业状态,四人都在积极的进行面试和实习,积极地进行社会实践积累,为了获得更好的工作而努力学习。

九、毕业生工作总结及获取就业信息和落实就业单位的渠道分析

1)目标明确、定位准确,毕业生就业工作贯穿大学始终

我院自新生入学开始,以学风建设为引领,分阶段、有重点的开展人才培养工作,一年级学生,主要侧重理想信念及成才教育,引导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正确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与学业规划;二年级学生,侧重积累扎实的基础知识及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加强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三年级学生,侧重于树立正确的求职择业观,根据学生特点,既鼓励学生考研继续深造,增强就业的自主性和竞争力,也引导学生理性思考,认清形势,树立到基层就业、到中小企业就业的求职择业观;四年级学生,抓住考研、求职择业黄金时期有利时机,进行就业政策、求职择业技巧、心理调试等方面的指导,实行导师“一对一”帮扶制、毕业生约谈制、在考研复试、调剂以及毕业生签约过程中给予实际的帮助,实现就业指导服务的全程化。

2)学校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提供优良服务

学校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是为毕业生服务的常设机构,专门的负责人和工作人员有较为丰富的就业指导经验,与各用人单位的人事部门保持有效联系和长期合作,通常会为毕业生提供与就业有关的政策咨询、前景分析、就业形势及用人单位的信息,国家有关就业政策规定、地方的有关政策、各地举办“双选”活动的信息、有关用人单位简介及需求信息等,学校的主管部门一般都有能及时掌握。从提供的服务来看,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有明显的优势。另一方面,用人单位通常也会把各种招聘信息直接传递给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要求学校协助推荐所需人才。

3)学院全员动员积极联系开拓就业平台

我院在学生大三下学期就给每位学生配备专业老师担任学生的毕业实习、论文及就业指导导师,导师从专业的角度全面的给予即将升入大四的学生学业、就业指导,本专业的教师,大都对学生都比较了解,同时由于科研协助、兼职教学等原因与专业对口的单位有着广泛的接触,因此也是重要的信息来源。利用导师自身与其他相关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的密切关系,积极帮助学生联系考研、实习和就业单位,努力促成学生尽早满意实现就业,学院对帮助学生就业的导师有专门的奖励政策,最大限度的做到了全员动员参与毕业生考研、就业工作。

4)响应学校号召,举办小型专场招聘会

按照学校本年度工作安排,学院积极联系用人单位,自20171月以来,学院独立承办了13家招聘专场,其中有齐鲁制药等知名企业;招聘专场和小型招聘会的举办成本低、效率高,成为学生就业的有效便捷途径。

5)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地的人才市场和人才交流会

各地通常都有固定的人才市场,毕业生可以由此了解到就业形势、薪资行情等。但这类人才市场所提供的岗位一般是招聘有工作经验的,或具有一定社会经验的人才,因而它所提供的岗位不一定适合应届毕业生。应届毕业生应该多参加由各地政府和人事部门举办的毕业生“双向选择供需见面会”。这种专门面向毕业生的供需见面会,有全国性的、有省级的、也有地方性的,还有一个或者几个学校联合举办的。毕业生参加这种供需见面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一是用人单位数量较多,可以提供很多的工作岗位;二是这些单位和岗位都欢迎录用应届高校毕业生;三是这些用人单位大多具备一定的资质,提供的岗位信息比较真实、有效。这类人才交流会时间上多数安排在秋、冬、春三季,毕业生在参加此类招聘会充分准备好有关推荐材料,届时与用人单位直接见面,不仅可以直接获取许多就业信息,有时还可以当场拍板,签订协议,比较简捷有效。

6)引导学生利用好亲朋好友及其他社会关系资源

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可以提高生活质量有时还能帮助毕业生找到一个适合的工作,为将来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亲朋好友对毕业生都比较了解,不管是个性、兴趣、能力还是对未来单位和岗位的期望,他们都很清楚,因此在他们的帮助推荐的时候比较能够兼顾求职者与岗位这两方面的需求。同时来自于亲朋好友的就业信息相对来说其真实性和有效性更好一些。由于家长、亲友与毕业生有着特殊亲情关系,在帮助了解就业信息或推荐就业时会积极主动、不遗余力。毕业生可借助他们的力量主动出击,获取就业信息,但不能完全依赖他们而失去自我。除了亲朋好友以外,毕业生还可以通过其他的社会关系获取就业信息,比如说校友,特别是本校毕业已经工作的学长,他们大多在对口单位工作,不管是对所在的单位情况,还是对本专业就业行情,都非常熟悉,通过他们可以获得更多有用的信息。

7)充分利用新媒体及报刊杂志等媒体资源

我院共有两个有关就业的QQ群:13级全体学生群、就业信息发布群,每周一我们从学校就业信息网上选取和学院相关的招聘信息发布,还会寻找一些校外就业信息进行发布。并且我们从公众微信号——山农大就业导航选取一些实用的文章,例如简历制作、面试技巧等,发布到就业信息发布群,帮助毕业生成功就业。我们设有自己的公众微信号——山农大化学学子、和官方QQ——山农大化学院团委空间,通过这些平台发布一些就业信息,介绍单位的经营现状、发展前景和人才需求等,让毕业生对就业有更清晰地认识。但是因为毕业生平时上网习惯不同,有些毕业生不能及时的收到就业信息,为此我们也使用飞信发布就业信息。网络是当前网络时代获取就业信息最丰富、最快捷的渠道之一。网上求职、网上招聘已逐渐成为新的时尚,它更加方便、快捷的,不受地域和空间的限制,为毕业生提供了诸多的岗位信息。另外山东省教育厅已经开通了“山东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毕业生可以通过电脑查阅适合自己的工作位置和发送电子简历等形式与单位进行交流、洽谈。报纸尤其是周末版的报纸或就业类报刊杂志,如各地人才市场报等,都是比较重要的就业信息来源,求职者可以由此了解有关就业政策、招聘信息,毕业生也可以通过电话了解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表达自己的求职意向。

十一、学院就业工作思路、方法及采取的措施

1)领导重视,目标明确

学院领导非常重视就业工作,将学生就业工作作为践行科学发展观,解决学生根本利益的大事来抓。学院成立了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由学院院长、书记亲自挂帅,院党委副书记具体负责,统筹协调学院毕业生就业的各项工作,明确当年就业工作目标是:全员动员,齐心合力,畅通渠道,抓住时机,努力使一次性就业率达到较高的水平。从6月底学生签约情况看,我们较好的完成了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既定目标。

2)全员参与,政策支持有力

学院招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共同讨论,制定了《化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细则》、《毕业生就业工作导师帮扶制》等就业工作制度政策,鼓励全院教职工参与到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帮助学生成功联系就业的老师给予一定的奖励,极大的调动了全员参与就业工作的积极性。

3)找准重点,探索新的突破口

学院认真分析就业形势,根据上级有关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分别召开了就业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学生干部会议,学生党员会议,毕业生就业对策专题班会。组织人员广泛收集传达有关信息,确保信息渠道的畅通。对毕业生就业同样实施了“导师制”,由资深教师组成,帮助毕业生积极解决就业途中的遇到的实际困难、疑问和心理问题,如指导毕业生考研复试、学院领导老师帮助毕业生联系调剂学校、带领毕业生走进企业,帮助毕业生联系就业单位,促成网上签约。经过近几年实践证明,这几项措施得力,效果明显。

4)制订措施,落实任务

① 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针对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较高,学院领导与负责就业工作老师,有针对性地召开毕业生会议,面对面地与学生交流,分门别类地加以指导,引导学生“先就业,后择业”。通过教育和引导,学生的签约率有明显上升。

② 建立稳固的实习基地,实习与就业挂钩。

在工作中,我们采取了实习安排与毕业就业推荐相结合的方法,根据用人单位的规模和档次,有目的地选送符合用人单位录用标准的学生去实习。

③ 积极召开用人单位与学生的专场见面会。

学院主动联系就业单位到学院来进行专场招聘会,考察教学设施和条件,推荐学生到单位就业,搭建毕业生与企业的桥梁。

④ 建立约谈制度,以情感人,使学生主动配合学院的工作。

在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关心关怀学生作为就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采取与每名学生的约谈制度,深入了解学生的求职就业意向,主动搜集并及时提供就业信息,优质地做好后勤工作,为毕业生办实事。通过高效、热情、周到的具体服务,以情感人,使同学理解老师的用心,积极配合学院的工作,尽早签约。

十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在取得一定工作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的意识到由于主客观多种因素的作用,我院业生就业工作还存在着诸多不足。通过与毕业生座谈、发放毕业生就业调查问卷等形式,发现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1)毕业生就业渠道有待进一步拓展。由于建院不久,确立长期合作关系的用人单位数量不多,我院毕业生就业渠道不是很固定,因此必须与用人单位进一步保持联系,形成稳定的渠道,逐步在学院和用人单位之间建立信息网络。

2)由于有个别单位没有经过网上注册,不了解网上签约的具体情况,造成学生签约不能有效完成,无法按时与毕业生进行网上签约。

3)部分毕业生就业观念依然需要转变。在学院的教育与引导下,部分学生就业观念逐渐转变,能够接收到中小城市以及县区、私营企业、基层单位就业的毕业生数量显著增加,但仍有部分毕业生就业观念依然存在较大问题,片面追求到经济发到地区、大城市、高待遇岗位就业,造成就业的高不成低不就,错失就业良机。

4)因为毕业生平时上网习惯不同,有些毕业生不能及时的收到就业信息,同时使用飞信发布就业信息,部分使用联通的毕业生不能及时的接收到就业信息,对此,对个别毕业生采取电话通知、专人通知等更有效的方式使毕业生都能了解就业信息。

5)举办校园招聘会时,因为公司较多,无法照顾全部公司,处于边缘的公司不太受关注,对此将采取专场招聘和分类进行招聘的方式化解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