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本方向人员所做工作的主要内容、特色和可能取得的突破: 1、本学科方向工作内容和特色:本研究方向从1996年建立以来,以胶体化学与农业生命科学的结合为切入点,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主要进行了水基化农药制剂如悬浮剂、微乳剂、水乳剂、水分散性颗粒剂等的制备工艺、稳定条件、微观结构等方面的研究,具有结构电荷的层状物质如类水滑石、蒙脱土的形貌、电性质、吸附机理和在绿色农药制剂中的应用研究等。取得了以下四个方面的研究进展:①建立了一定条件下表面活性剂混剂含量、助表面活性剂含量与农药最大加入量之间在O/W型微乳液形成中的数学模型,揭示了易水解农药的化学稳定性与两亲分子在溶液中的有序自组装结构间的关系。②对系列类水滑石纳米粒子的制备和表征,研究了农药纳米杂化物的制备条件,研究了在不同介质中纳米杂化物的释放性能,建立了其释放动力学模型。③选择对环境无污染、很有发展前景的优质吸附剂蒙脱土和高岭土为模型黏土,探讨了其对重金属离子吸附机理和对重金属吸附的影响规律。④开展了对过渡金属催化不对称反应的体系的量子化学理论计算。 2、本学科方向优势和可能的突破:本研究方向现有1名教授、2名副教授和2名讲师组成的学术骨干研究团队,学术骨干中3名教师具有博士学位。成立团队十多年来,先后承担了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博士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企业委托的研究项目10余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50多篇,其中被SCI收录10多篇。研制出农药新剂型产品30多个,其中多数已投入工业化生产。利用两亲分子在溶液中的有序自组装技术实现了憎水性农药原药在水中以纳米自发分散的热力学过程,揭示了纳米水乳农药制剂的物理稳定性与体系的相形为的关系及易水解农药的化学稳定性与两亲分子在溶液中的有序自组装结构间的关系。在载药水悬浮体系稳定性的研究中,利用大分子的空间稳定作用理论解决了载药水悬浮体系中分散的药物颗粒易于“聚结、结块”的技术难题,利用流变学理论解决了“分层沉降”等悬浮稳定性问题。本方向研究将促进胶体化学理论和技术在现代药物制剂加工领域中的应用和发展,为现代药物的制剂加工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对于现代药物制剂加工领域的发展和进步将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通过量子化学理论计算,深入研究过渡金属不对称催化反应的机理,为设计新的催化剂及合成路线和改良实验条件提供理论依据,在不对称催化合成中具有重要意义。 |